#人文游
#摄影
#雪景
#自然奇观

前言

重看关于西藏的纪录片《第三极》,许巍的同名主题曲单曲循环着。这是我第二次走318,之前只是计划去色达,出发前,我敲下几个字:川西的梦,想要在这里近距离感受佛学院的气息。没想到计划里色达短短3-4天的旅程最后变成了飞往拉萨,反走G318国道,新都桥汇合北上途径色达、年保玉则、甘南等地,再经过若尔盖成都,变成了一场4000多公里的半月自驾游。​这篇游记极少谈及攻略、食宿准则等,只记录这一路看的风景、遇到的人、想说的话、想介绍给你们的地方……
——去的一些地方
——全部行程
——我的小伙伴们

Photographs沿途风光

蜀山之王-贡嘎:
贡嘎山
贡嘎山
都说黄龙的钙化池疑似瑶池落人间,玉龙西(玉龙溪)泉华滩则更加神秘而充满魅力,这里还没有开发,由上而下阶梯状的钙化池群和形态各异的池子让人目不暇接……
全程4000多公里其中最最惊喜的,恐怕是年保玉则了。意外的深秋初雪,意外的压塌帐篷,意外的雪后初晴……
年保玉则
年保玉则
年保玉则
巴颜喀拉山脉东段,果洛藏族的发源地,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绵延不断、终年积雪的山峰,拥有参天古木、奇珍异宝的森林,神出鬼没的野生动物,还有从古至今那些引人入胜的美丽传说……哪一样不是吸引人们来年保玉则的理由呢?来之前本来打算徒步小穿越,多在这儿呆一天看秋景,谁知道在一号营地露营就被大雪压塌了帐篷,装备带得太过简陋,不能雪地徒步只好修改行程,但也因为突如其来的大雪收获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更加纯洁安详的壮阔世界。
年保玉则
年保玉则
年保玉则
年保玉则
沿途经过太昭古镇,陈渠珍在他的《艽野尘居》中提到,这里曾经是西藏重镇,也一度是兵家必争之地。
想起了小秋开的客栈——八一镇艽野尘居。从太昭古镇的碉楼式桥面过河,一路顺着经幡阵到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小村落。
天气稍稍好转一点儿,路过了俗称“死亡路段”的通麦天险、通麦大桥和迫龙沟特大桥,听开车师傅说起在这里发生的各种交通事故心惊胆战,而老路老桥依稀可见往日的惊险。
汽车开始向上呈N字型攀爬,在半山腰不经意从车窗外望去,九十九道弯印入眼帘,这就是“怒江72拐”。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直攀升到最高点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口,再盘旋而下到邦达镇。从业拉山口的72拐观景平台放眼望去,毫无死角,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路。
一路上因为天气原因,想看的好多风景没看到;因为路程的原因,经过有些地方已经完全天黑了,还好在旅程接近尾声的时候还看到了海子山姊妹湖,它们的确像两颗遗失的珍珠一般相守在这静谧的高原山口,相互依偎,感受千百年来岁月的流逝……
跟随老喇嘛的脚步,通过狭窄松动的木质楼梯,阁楼里只有时不时发出的“咯吱咯吱”声,拐了几个弯,这间不大不小的屋子只亮着一盏酥油灯,这便是居里寺的藏经阁了。
到天葬台观看这天的天葬,阳光赶走阴霾,天葬台就这样进入我们的视野。如果你之前去过泰北小城清莱,看过那里的黒庙(黑屋博物馆),见过那些被艺术家Thawan Duchanee穷毕生精力搜集的关于死亡、地狱的物品,那再看到天葬台外陈列的这些骷髅雕塑、人体头骨你一定会有新的难以言状的感受。
喇荣五明佛学院
喇荣五明佛学院
喇荣五明佛学院
喇荣五明佛学院
喇荣五明佛学院
喇荣五明佛学院
色达西山顶星空
因为与死亡有关,我也把这些拍来的照片都处理成了黑白色,在我的眼里,黑白永远是最有冲击力的。

Part 1:拉萨-林芝

住在上次来西藏遇到的朋友阿拖施晓君推荐的客栈,拉萨66号客栈。这次,他和老板娘多了一只叫2000(两千)的小狗。
在拉萨做客栈的人几乎就没有早起的,所以早出的我每天回去都只有打电话喊他开门,电话听筒里“没睡醒+无奈+我靠”呼之欲出,只好走之前早起买了些水果放在茶案上略表歉意。之后收到他的微信说,欢迎下次去玩儿……原来每次老板起床来开门衣服都没穿好,没好意思跟我多谈……
本想趁着国庆节前一个星期出门,走走人迹罕至的地方,结果西藏旅行已经进入淡季了(除了国庆节还有一波),人真的少到想要拼车反走317国道的小伙伴都没有。计划G317到色达和朋友汇合再一路开车向甘南,后来半夜三点在捡人网上找到两个山东美女美眉,行程改成,一起G318,她们到成都,我到巴塘/理塘/新都桥附近和Season、菜花、松哥、冯小康汇合...
于是又走了上次来西藏的路,已经,物非,人非。
一路从拉萨出来往林芝方向走,米拉山口还是如往常般下雨、飘雪,经幡阵也如往常一样飘得孜孜不倦,想要站在山口举起相机都得被各种飘雪砸脸,那只黑色藏獒依旧趴在山口眺望远方,好像周围的一切都和它无关。
米拉山口下来,天气慢慢变得很不错。沿途经过太昭古镇,陈渠珍在他的《艽野尘居》中提到,这里曾经是西藏重镇,也一度是兵家必争之地。想起了小秋开的客栈——八一镇艽野尘居。从太昭古镇的碉楼式桥面过河,一路顺着经幡阵到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小村落。
起初天还是蓝的,没过多久又变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到林芝已经是晚上7点,想着又要见到这里的朋友啦,一扫疲惫。剪了短发的小月到小区门口接我,晚上一桌人一起火锅、聊天,谈着这些天的变化,似乎每个人身上都发生了不少事情。
四月份第一次来林芝看桃花,前前后后浪荡了将近20天,认识了这群朋友。希望不管岁月如何变化,他们都能如这般美好……

Part 2:林芝-八宿,当最美景观大道遭遇阴天

旅拍的时候最怕什么?阴天。
看阴天的风景就像见一个垂暮之年的绝色佳人,只能默默在心里感叹她当年是多么的倾国倾城。被云层遮住的天投不出一丝光线,眼前也云雾缭绕,惨的是淅淅沥沥下起小雨,甚至突然飘雪,这一路我们都遇到了。这一段的几百公里,可能是今年反走318国道天气最差的一段了。
四月来林芝是为了看这塞上江南的桃花村,那时当地的朋友就告诉我,“巴松措算什么啊,鲁朗林海才真正值得去……”,同时被他拍的惊世骇俗的照片震惊到,却最终阴差阳错没能去成,于是这次反走318,对鲁朗林海充满了期待。
哪里知道从八一镇出发,清晨就开始下雨,色季拉山口还被大雪所覆盖,鲁朗林海完全淹没在云雾之中,失去了往日光彩。
一路在能见度极低的公路上行驶,很久之后才走出雨雪区。9月底森林依然保持着青翠绿意,只有少部分的树叶开始变黄,交错在层林中。路遇停车的地方,下来四方眺望,突然发现,云雾缭绕的森林也是另一种美,更何况这时空气中弥漫着刚刚被雨水冲刷过的清新气味。山坡上的经幡也因为雨水而变得更加干净,并不因天气原因黯然失色。
也许你之前到鲁朗,它还是那个虽风光迷人但吃住极其不方便的小村庄,而现在,它是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是“东方小瑞士”,道路两旁有规则的特色建筑证明了当地政府的发展决心。冰川、高山、峡谷、草甸、森林、河流、湖泊……这里都有,可以预见,短短几年之后这里就会变成休闲度假新“高地”,真是让人心情复杂。
天气稍稍好转一点儿,路过了俗称“死亡路段”的通麦天险、通麦大桥和迫龙沟特大桥,听开车师傅说起在这里发生的各种交通事故心惊胆战,而老路老桥依稀可见往日的惊险。
纵然天气这么恶劣,依然阻止不了朝圣的人们,这一路上遇到的大多是从四川境内甘孜州来拉萨的藏族人,他们不曾停歇,三拜九叩,只为了抵达信仰中的圣堂。如同在大昭寺的门口,每次看到各色各样朝拜的人,我都会想,他们心中究竟藏着多少秘密?他们对这个世界又有怎样的期待呢?

Part 3:八宿-新都桥, G 318国道哪一段你最爱?

在川藏线上,当你从林芝、波密层层叠叠的野生桃林、青稞、雪山中看到塞上江南的名不虚传,当你从怒江大峡谷附近一路上的绛红色岩石林立中看到天路的特殊地貌,当你从翻越过的无数高山垭口看到高原地带的荒无人烟、苍凉广阔,当你从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看到传说中“天神眼泪”的温婉隽秀,当你近距离站在雪山脚下连它的清晰脉络都能尽收眼底……你可能都会感到深深的词穷,然后只能够无奈又天真地说出三个字“太,美,啦”。
我们常常开玩笑说,行走在G318上,如果你身边是一个一直走川藏线的老司机,在你被眼前美景所折服,久久不能平静,开始动用一切三脚架、相机遥控器、快门线忙得不亦乐乎之时,大概只能从他淡然的表情里读到这么几个字:“没,见,过,世,面”。是的,这一次,我还是这么“没见过世面”得被一路美景给彻底征服了。
【怒江大峡谷】
从拉萨出发,一直到八宿,都在一路阴天里。第三天从八宿开始有了蓝天白云,视野也变得清晰,越到后面天气越好,于是自己的心情状态跟着直线上升。三个人也从最初要死不活的状态里挣拖开来,瞬间切换状态一路雀跃:“要是一路上都是这么差的天气,我真的会想死”。
与前两天经过的鲁朗林海一路风光完全不同,八宿出发,道路两旁的高山几乎没有植被覆盖,红褐色山体裸露,典型高原地貌应有的样子,第一站便是怒江大峡谷。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怒江从上游那曲河、穿越云南缅甸最后进入印度洋,从大峡谷的沿岸路边向下看去,水流凶猛湍急,可想而知流入高黎贡山峡谷达到5000米是怎样得壮观了。
同许许多多的藏区河流、河谷旁边相同,这里有很多路过的藏民、司机、旅行者留下的玛尼石堆。藏族人认为石头是有灵性的,所以会在路口,湖边或者山上堆起玛尼石堆来祈福。据说,路过玛尼堆时要顺时针绕一圈,再填上一块石头,能为自己祈福,所以玛尼石堆才会变得越来越大,也传说不要因为上面刻着祈福的六字真言就从路边带走玛尼石堆的石头,如果事先不知道规矩,最好也将它们“还到”路边……
大峡谷的对面是一个景致独特的山坡,本来毫无植被的山体稀稀疏疏长出绿树,竟然在绿林的深处还有一户人家,还是一座寺庙?
【怒江72拐】
汽车开始向上呈N字型攀爬,在半山腰不经意从车窗外望去,九十九道弯印入眼帘。这就是“怒江72拐”,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直攀升到最高点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口,再盘旋而下到邦达镇。从业拉山口的72拐观景平台放眼望去,毫无死角,这就是传说中的天路。刚刚在兴奋中看了个大概,72拐又被云层彻底挡住了,仿佛是一瞬间的事情。
一路上经过米拉山、色季拉山、鲁朗山、安久拉山、业拉山、东达山觉巴山、拉乌山、拉拉山、海子山、卡子拉山、剪子弯山、高尔寺山到新都桥,每到一个山口都能极目远眺,可以看到连绵不绝的山坡由近及远延展开去,看不到尽头,而更远的地方,天地交接处是终年积雪的雪山。
【觉巴山】
离开藏区入境四川的最后两座各有特色的高山是觉巴山(海拔3980米)和拉乌山(海拔4336米),因下午天气非常好,在这两处高山停留的时间也长了一些。
觉巴山的海拔虽然不高,但是山谷里澜沧江浩浩荡荡流过,让它千百年来保持着壁立千仞、棱角分明的坚硬感,让我想起一个词“见山是山”。
【拉乌山】
快要进入四川境内,海拔的整体趋势变底了,植被也有所不同,从寸草不生的光秃秃到高山草甸,到现在已经有大片大片的灌木丛甚至树木出现。已经快要入秋,灌木丛整体节奏不一地逐渐变黄,斑驳多彩,而露出地面的泥土是红褐色的,蓝天下这个画面美极了。
拉乌山的景色几乎是全程中最引人尖叫的,天气的好达到了极致,大朵大朵的白云将蓝天衬托得比宝石更加纯粹,车子驶过垭口,一片大得出奇的白云出现在天空正中,我们在车里不管司机师傅的“鄙视”,兴奋地尖叫着。整个大草原已经变黄,远处羊群们悠闲地散着步,打开车门,站在这一切的面前,深呼吸一口,只想来一段真正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毛垭大草原】
毛垭大草原最大的特点是草原平坦广阔、道路笔直,车开在路况极好的道路上,仿佛看不见尽头,这样的场景,岂不是最适合拍公路大片儿?于是我们把车停在路旁,“拍不出满意的照片儿就不走啦”,来往无人,仿佛这方圆百里都是我们的天地。
【海子山】
一路上因为天气原因,想看的好多风景没看到;因为路程的原因,经过有些地方已经完全天黑了,还好在旅程接近尾声的时候还看到了海子山姊妹湖,它们的确像两颗遗失的珍珠一般相守在这静谧的高原山口,相互依偎,感受千百年来岁月的流逝……

Part 4:居里寺,与喇嘛一起,走进藏经阁

【黄教圣地居里寺】
跟随老喇嘛的脚步,通过狭窄松动的木质楼梯,阁楼里只有时不时发出的“咯吱咯吱”声,拐了几个弯,这间不大不小的屋子只亮着一盏酥油灯,这便是居里寺的藏经阁了。
10月初到这里还太早,刚入秋的新都桥叶未泛黄,天气也不佳,就在想今天去哪里逛逛呢?中午天晴了,拿着相机慢慢悠悠地往居里寺方向走。几公里,走走停停,路边的山体上频频看到六字箴言,野马和野猪共享着一片草场。初秋虽然没有“摄影家天堂”时期那样一步一景,但也能看到美丽的种子正发芽吧。
巧的是,遇到两个喇嘛开着车正要回居里寺,就坐他们的顺风车更快到了寺里。开车的喇嘛不太会说汉语,说的普通话我也听不太懂,常常需要旁边的喇嘛给他翻译,后来从居里寺回到镇上,竟然又在寺庙门口碰到他们,载了我一大截。
居里寺算是周边一个富有盛誉和名望的黄教寺庙了,来的这一天寺里僧人很少,一问才知道一百多位僧人都出去参加法事了。没有机会聆听他们下午的讲经,但是却独自体验这座热闹寺庙里少有的安静与清冷。寺庙象征性的门票10元,但带我们参观的僧人却是异常热情。
大殿前有一块巨大的绿色草坪,草坪旁是一群塔林。我在寺庙大殿后面被荒废的小院子逛着,被这个热络但也内敛的老喇嘛叫住,然后跟着一起上了寺庙的藏经阁,看过了以往在别的寺庙里没有看到的东西。
从主殿进去,跟随老喇嘛的脚步,通过狭窄松动的木质楼梯,阁楼里只有时不时发出的“咯吱咯吱”声,拐了几个弯,这间不大不小的屋子只亮着一盏酥油灯,这便是居里寺的藏经阁了。
居里寺以前是在折多山上,在600多年前搬迁至此,而寺内藏有的佛经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反复确认可以拍照吗,在得到应允后留了几张做纪念。藏经阁除了供奉佛像、收藏经书,还有一千多年前的佛教古老壁画,在藏经书架的下方有一个像小屋子一样的通道,据老喇嘛说,这个通道是让一些身体、心灵有疾苦的人爬进来,“佛经压身”以驱走他们的痛苦与罪孽……
【木雅天葬台】
木雅天葬台已经被废弃,比起色达的天葬台也小了不少,但依稀可辨以往的盛况。周围山体上的经幡依旧,天葬台白塔林立,小河也一如既往从旁边流过,只剩下一张曾被用过的石台,石台的一端是常年敲击头骨留下的痕迹……
【小镇书屋(这可能是在新都桥最值得珍藏的部分)】
到哪里都想找书店是个坏习惯。新都桥镇只有一间,也是把我从居里寺载回新都桥镇上的喇嘛告诉我的。从居里寺出来时间还早,就想到集镇上走一走,随口在车上提了一句想去镇上的书店,他们带着我穿过集镇的菜市场,拐了好几个弯才找到,好像叫“爱希望”?
我没有记清楚书店的名字,记住了老板娘。因为没有现金付款,所以加了她的微信,才看到周末她会给孩子们补习英文,会在简陋的放映室放《纳尼亚传奇》,会和朋友一起关爱社区孤寡老人,尽自己的一点儿微薄之力……她小小的书店,有孩子们的阅读时间,iPad时间……
我不知道她从哪里来,是不是当地人,但好像她让我重新定义了这个本来偏远苍凉却因旅游业兴起的小镇,让我在满耳出租车、小巴车叫价拼车,满眼川菜馆招呼客人,菜市场摩托车飞快穿梭那嘈杂无序的节奏里捕捉了一丝温暖,而这个人,开着镇上唯一的叫“爱”与“希望”书店。
也许,我们下次会再见。

Part 5:甲根坝-雅哈垭口-子梅垭口-泉华滩

蜀山之王-贡嘎,我曾无数次靠近他,却没有任何一次如这次这般的近,近得就像伸手就能触碰得到。车子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一个拐弯贡嘎就这样猝不及防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直线距离30KM,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都说黄龙的钙化池疑似瑶池落人间,玉龙西(玉龙溪)泉华滩则更加神秘而充满魅力,这里还没有开发,由上而下阶梯状的钙化池群和形态各异的池子让人目不暇接……
【亚拢沟钙化池】
新都桥的初秋,大部分树叶还是绿色的,漫步小镇周边偶见一小片一小片的黄叶林也能让人惊喜一番,从新都桥镇开往甲根坝乡的道路上,海拔渐渐变高,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渐黄小树林,早上9点开车出门,阳光正好斜搭在树枝上,近看光影婆娑,这让小伙伴们心情都不错。
从甲根坝继续出发,走过一段水泥路正式进入颠簸的山路,师傅说:今天的行程才刚刚开始。车子摇摇晃晃经过好几个山谷,到达第一站,亚拢沟钙化池。
竟然碰到一个独自骑行过来的外国姑娘,这一程的山路都是向上的,很难想象她怎么坚持过来的。而且川西地区快到中午,阳光虽然带来蓝天白云但紫外线也是毫无顾忌地晒伤人,她穿着简单的衣裤连手部都没有任何防护臂套,一想到自己连涂三层50P防晒霜鼻子还被晒脱皮就尴尬,俗话说得好,最好的防晒霜就是不怕黑啊。
爬上钙化池的顶部,见一小湖,钙化地表在延伸向小湖的地方长出了很多植物,大概是有水的原因吧,形态上让人想起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派在食人岛上的神奇水池。从上面下来,正好外国姑娘也推自行车到了这里,相视一笑,然后她独自走上钙化池小瀑布,回头看,别提有多酷了。
【雅哈垭口】
车没到雅哈垭口之前,完全没预料到从垭口望过去,直线距离会这么近。贡嘎雪线、主峰脉络清晰可见,并且中午时分蓝天下万里无云,贡嘎就这么毫无保留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一年来好像去过太多的山顶,越到后来越少了以往的那种激动,但我还是被在雅哈垭口看到的贡嘎震惊得大喊大跳,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这种感觉,被洁净无瑕的雪山清洗了眼睛。
海拔4600米山顶风很大,经幡不停飞舞,同行的小伙伴顾不了高反,一个劲儿得拍照,因为从这里看去,雪山的主峰、侧峰、每一个角度,每一个取景都是一副毫无瑕疵的画面,回来才发现自己相机SD卡这里的照片儿也超过100张,每一张相似而不同……
【子梅垭口】
从雅哈垭口到子梅垭口的路上经过一片山谷牧场,道路在山谷中央,牧场稀稀疏疏只有几间石头盖的牧民的房子,是多么幸福的人才住在这里呀,方圆百里的草原牧场,每天醒过来抬头就是清晰可见雪山,也可以坐在小房子外看雪山日落。
草原的灌木丛里有好多土拨鼠,看到陌生人的车开过来了就害羞躲进灌木丛旁自己刨的土洞里,也有不惧陌生人的小土拨鼠,就这样从自己的洞里探出头来,一边儿吃东西一边儿呆萌地与我们对视,好想拍下来但是刚刚举起相机就破坏了这么美好的瞬间,原来小土拨鼠喜欢人类但还是会被黑乎乎的“长枪短炮”吓走。
快到子梅垭口的时候竟然堵车了,还在想是为什么,这里未开发来的人本来就少,师傅告诉我们,今天当地人在这边的马场举行赛马比赛,我们来的时候比赛似乎刚刚结束,余热未消,很多藏民牵着自己的“宝马”从山上走下来,再把他们装进皮卡的后车箱里,哈哈,在久远的古代是人们骑马,而在现代是马坐车,听说这边赛马的奖金还很高哟。
下午三点左右云层渐渐起来了,贡嘎的主峰也被遮挡住,时有时无,但子梅垭口的海拔更高一点儿,而且几乎可以全方位地观测贡嘎群山,雪线也看得更加清楚,这便是很多人都把这里(而不是雅哈垭口)当做最佳观景处的原因了。
因为流云在雪山间涌动,使雪山又有了另一种美。我就这样在山顶的玛尼堆坐了很久很久,看浮云变幻……
【玉龙溪(西)泉华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间一呼一吸带给我们的快乐都是无穷的。大概这时候也只有《兰亭集序》的“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一句足够表达我的感受了吧。
行程安排我们是回来的时候走泉华滩,也是一天的旅途最后给我的大大惊喜,整个泉华滩长6500米,宽200米左右,自上而下有八个阶梯的滩涂,像梯田一样,它在这里(玉龙西村)与贡嘎雪山遥遥相望,和很多年前就闻名世界的黄龙一样,它也是因为特殊的地质结构——钙化池而吸引人们前来。
钙化池的形成一般是因为有从地底由下往上涌出的温泉所致,所以在泉华滩仔细找能看到不少小温泉。地下水因为本身的温度高、压力大,所以对矿物质、碳酸钙等的溶解度比普通水高,当地下水到达地面的时候,由于自身的温度变低,压力变小,里面所溶的碳酸钙自然会出来。当山顶喷泉里的水沿着山体自上而下就会将地表变成白色,乳白色,黄色甚至黑色……
玉龙西泉华滩从上到下有八层阶梯状的钙化池,当最上面的池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田埂”里漫延出来,下降到第二层,并且将中间的山体地表也钙化,这样以“之”字形层层向下。每一层的钙化池又是由大大小小形状颜色各异的小池子连在一起组成,秋草渐黄,阳光下看去池子里的水五彩斑斓,很是迷人。
我们从村子里坐摩托车到达最下面一层钙化池,然后由下往上走,到第二层第三层钙化池,每一层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可惜没那么多时间一直向上到达泉华滩的顶端,可想而知那该是怎样壮观的一番景象了。
在这里看到的常常是热爱户外的三五好友结伴而来,也有人告诉我们,他们的路线是:新都桥-雅哈垭口-泉华滩-子梅垭口-九龙伍须海,这是一个完美的穿越路线,可是与我后面的行程计划方向相反,要不然就说走就走跟他们一起去了。
为了赶在天黑之前回到新都桥,我们早早起程,在路上遇到一波又一波牦牛群,安静悠闲地在高山牧场上吃草,而几滴小雨后竟意外看到彩虹,小溪蜿蜒流向远方,坐在副驾驶上听着歌,还有什么比这更美的呢?

Part 6:塔公-炉霍-道孚-色达

离开新都桥,出发去色达。经过的第一个草原就是塔公草原,塔公寺建在这里,每年香火极其鼎盛,来川西自驾的人也几乎所有人都把这里当做一个必达目的地,所以……人多。
塔公草原也是可以好好转一转的,远眺形态独特的雅拉雪山。
然后……全程赶路……

Part 7:色达,佛国世界的红与黑

大部队,风尘仆仆第一站便是向往已久的色达。途径塔公、炉霍、道孚,开车到色达已经晚上10点,索性背着帐篷、睡袋、干粮直接到佛学院西山顶安营扎寨。海拔4000多米,寒风呼啸中,扎好帐篷已是深夜,这时,抬头望去银河仿佛触手可及,立马带上相机脚架到最高处拍星空。
你有在深夜拍星空冻得鼻涕直流只能跳兔子舞吗?你有在夜幕下被一群野牦牛包悄无声息地围住吗?来五明佛学院西山顶露营吧。
双脚冰冷,一夜未眠。清晨,看着远处的天空渐渐泛出蓝光,便又捂着睡袋,扛着相机在山顶各处走走,没有期待中太阳一跃而上的日出,相反,整个佛学院被晨雾笼罩,远远近近都看不清楚,反倒是西山顶上的巨型经幡阵吸引了我。
早午餐之后,提前到天葬台观看这天的天葬,阳光赶走阴霾,天葬台就这样进入我们的视野。如果你之前去过泰北小城清莱,看过那里的黒庙(黑屋博物馆),见过那些被艺术家Thawan Duchanee穷毕生精力搜集的关于死亡、地狱的物品,那再看到天葬台外陈列的这些骷髅雕塑、人体头骨你一定会有新的难以言状的感受。
因为与死亡有关,我也把这些拍来的照片都处理成了黑白色,在我的眼里,黑白永远是最有冲击力的。
藏人推崇天葬,认为拿“皮囊”来喂食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也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在他们看来,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躯体的分离,天葬是灵魂不灭和轮回的往复……
我也并没有用镜头去记录天葬师与天葬过程,只是把自己从未见过的数目如此庞大的秃鹫放在了自己的镜头中。这是一个尊贵灵魂的葬礼,理应享受到最后一刻的宁静。等待的过程中,身边的觉姆带着大家念经,以示超度之意,也同时给大家讲解一些佛理,我突然想起《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的另一部小说《天使与魔鬼》的台词:信仰,是需要天分的。
再次回到佛学院,已经习惯了人们常说的“色达的气息”,这一次,漫步佛学院,走近在山顶被我们眺望的一幢幢红色小木屋,近看这些小木屋有些低矮,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让山坡上来往的小径有些像老北京的狭窄胡同。
看他们在佛学院里穿梭行走,或手持佛珠倚靠在自己的房门前念经,或刚下课提着水桶到固定的饮水点接水,或三五人成行到佛堂礼佛,或在空地石板上静心雕刻六字真言……我不知道这里究竟住着多少喇嘛和觉姆,藏着多少秘密,我只知道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的世界。

Part 8:年保玉则雪后初霁,这里是天神的后花园

意外的深秋初雪,意外的压塌帐篷,意外的雪后初晴……一觉醒来除了白雪茫茫的天地和远方若有似无的雪山,还有包围着帐篷的牦牛群,这还是我所在的那个世界吗?年保玉则,你给了我太多惊喜,难怪果洛藏民们会把这里称之为“天神的后花园”。
巴颜喀拉山脉东段,果洛藏族的发源地,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绵延不断、终年积雪的山峰,拥有参天古木、奇珍异宝的森林,神出鬼没的野生动物,还有从古至今那些引人入胜的美丽传说……哪一样不是吸引人们来年保玉则的理由呢?来之前本来打算徒步小穿越,多在这儿呆一天看秋景,谁知道在一号营地露营就被大雪压塌了帐篷,装备带得太过简陋,不能雪地徒步只好修改行程,但也因为突如其来的大雪收获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更加纯洁安详的壮阔世界。
全程4000多公里其中最最惊喜的,恐怕是年保玉则了。
是我太爱雪景了吗?南国的孩子,在北方上了四年大学,见惯北方深冬大雪,难以忘怀。以至于每年都想要找时间去看雪,成都的冬天人们往往到三亚、东南亚、澳大利亚度假,去享受温暖海风的滋润,我却深刻践行着“最冷的时候到最北的地方去,最热的时候要到赤道去”。
年保玉则属于开发尚不完善的景区,但比前几年好的是里面已经有几家餐馆,可以做出味道尚可的川菜、藏餐等等。晚餐后便背上装备,到仙女湖边露营,夜幕落下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一片漆黑中我们一行人窸窸窣窣前进,这时候白天可以驮人驮物资的马匹早已收工,我们只好顺势在离河不远的牧民家的围栏外,找了一块高地,搭起帐篷。
远处牧民家的犬吠声不绝于耳,但也一直没有向我们走来,搭到一半儿,牧民大哥按照“老规矩”出来收取了50块的费用。经常出门在外,对藏民、牧民、所谓的当地人总是抱着一种复杂的心态,因为会遇到亲切热情得让你难以拒绝的当地小朋友;也会遇到突然从路中间串出来挡住你的车直接讹钱的藏民;会遇到带你吃农家菜,看你冷得发抖马上把烤好的玉米土豆塞你怀里还分文不取的老大姐;也会遇到装穷装病装要读书骗了钱就立马不见的路人甲……
就像这位牧民老大哥,第一天深夜言辞俱厉地收了我们的扎营费;第二天一大早看到雪这么大,又很真诚地过来问我们,需不需要帮我们烧开水,需不需要到他的大帐篷里坐坐,烤烤火?我从他的眼神读到了此刻发自内心的真诚,里面甚至还有一丝丝源于昨夜事件“先兵后礼”歉疚感。所以夜晚大雪之后,清晨这位牧民大叔一家三口都从大帐篷里出来看了看我们,也是最大的安慰了吧。
野外露营,夜里云层太厚没办法拍星空,于是一群人窝在一个帐篷里玩儿游戏到深夜。入睡后竟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迷迷糊糊好害怕帐篷被大雨直接冲进前面的河里,后来雨停了、放心了、做梦了、下大雪了、帐篷被压塌了……一切都是这么不按套路出牌。清晨捂在睡袋里,仍然可以清晰听到身边厚重的完全区别于人的脚步声,咚、咚、咚……还有牦牛鼻子里喘着粗气的声音,拉开帐篷前后的小窗户,帐篷已经前后都被牦牛围住了,它们甚至在这儿悠闲地吃起草来,然后顺便,拉个了大号在我们的门前……
徒步到仙女湖畔,一个喇嘛独自从湖边的大帐里出来,我缓缓跟在他身后走了许久。果洛藏民们视年保玉则为神山,仙女湖为圣湖,所以经常会有藏民、喇嘛在这里转山,也会将糌粑制作成宝相花、烛台等形状为湖里的鱼儿们喂食。也许对他们来说,这是稀松平常的一天,但对我们来说,它美得不可方物。
收好帐篷、装备恋恋不舍地往甘南出发,年保玉则,我心里想:一定会再来看你。

Part 9:甘南,未完待续……

从年保玉则出来,一路开车向北,内心是我们一直沉浸在那天的雪景当中,现实是整个旅程的最后一段差点儿扑街,被藏民拦住车讹钱、然后在导航下经过四川、甘南边界时走了最偏路况又最不好的一条路,在到底是天先黑还是车子先坏的念叨中跌跌撞撞到了甘南,住在郎木寺镇……
第二天到郎木寺和尕海,天气原因加上之前对郎木寺并不非常熟悉,只是到此一游。回程的途中经过若尔盖草原,讲真还没有我们误打误撞经过的川、甘交界的那一片草原壮阔。期待中10月应该有红叶的米亚罗也只是稍稍色调变偏黄,行程结尾是有点儿扑街呢。
微信上从拉萨到新都桥拼车的司机叔叔就又在发尕海、若尔盖草原的照片儿,美得一塌糊涂……又在想是不是8/9月应该安排时间出去玩儿一下了,现实却是有很多新的工作要做,累得简直想招亲~不知道下一次走这条线是什么时候了……
游记先码在这里,寥表纪念并提醒自己不要宅在家啦,赶快计划下次的行程……

本游记著作权归@小卡亲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